疫情一關就是三年,沒有辦法出國,SAT也沒有辦法考,ACT雖然可以考,但是一來參加考試要刷GAC課程,另外,ACT考試貌似不容易培訓出來,今年出國不受阻了,SAT報名也不搶考位了,所以,SAT考試又被正式搬上日程了。
在疫情之前,SAT或者ACT幾乎是必考,但是疫情之后,美國學校的招生政策有了很大的變化,我統(tǒng)計了下,有下面幾種說法:
1.Required 必須要
2.Sometimes required 有些時候需要
3.Flexible 靈活(可遞交也可不遞交,也就是Test-optional)
4.Never required 不需要
查找起來有個簡單的辦法,申請季的孩子一定注冊了commonapp吧,登錄進去,選中自己想要申請的學校,然后在dashboard界面點擊“Application requirements”,你就能看見common系統(tǒng)幫你精心準備的一張大表,里面有ED,EA截止日期,申請費,語言要求,推薦信要求等等。

就SAT,ACT等語言要求,是這樣的。

所以,申請季的學校把自己要的學校選進去,就能看到要求了,不放心點擊“see website”,就能看到更加詳細的解釋。
按照以往的慣例,SAT,ACT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,上面的表格上即便寫著“不需要”“可靈活”咱也不放心啊,畢竟不遞交的話比別人缺了一塊,總歸不太好。
小編口空說沒事,人家不見得信。即便說有過不遞交錄取的,但是也是個案,就怕以偏概全。所以,說實話,我琢磨了好多天,這玩意怎么量化。總算被我想出辦法來了。我做了一個統(tǒng)計,把2021-2022年排名前50的綜合大學錄取學生的ACT和SAT遞交比例找出來了,然后把這兩個數(shù)值加起來(這個算法略有問題,因為有些學生會既遞交SAT,又遞交ACT),但是這樣的數(shù)值如果小于100%,說明肯定有錄取的學生沒有遞交,某種意義上說,數(shù)值越小,也就是說,錄取的學生中不遞交的比例越高,這樣理解沒有問題吧。

大家可以看,第一排超過100%的,這幾個基本就是必須交的學校。普渡96%,在那個年度也是規(guī)定必須交,但是今年政策又改了,貌似可以不交。
亮黃色部分是疊加比例超過70%的,某種意義上你可以看做,對標化成績也是相當重視的學校。
橙色部分學生是超過50%的,我感覺可以定義為有最好,也會看一眼的。
湖藍色部分是35-50%的,基本是略略考慮,我感覺不算重視。
最后灰色部分,簡單一句話,老子不看,連統(tǒng)計都懶得做。
所以根據(jù),這個表格,你再考慮下你要申的學校,就可以把握下,你是否需要考SAT,ACT。
文理學院我也做了類似的表格:

大家同樣分析參考。
有了這個表以后,大家可能還是會問我,要不要考,值不值得沖。大家可以去查每個學校的SAT,ACT均分一般會給你25%-75%檔位的分數(shù)段,但是由于大部分學校采取可選送的方式,所以,大家都是好分數(shù)就送,不好就不送,導致分數(shù)段位異常高。所以,說句實在話,手上有個不上不下的分數(shù),比如SAT 1450-1500,ACT 31-33檔位的孩子可能會特別糾結,到底送還是不送呢?的確很愁人!
總體來說,SAT考試分數(shù)有個經(jīng)驗計算辦法,也就是托福的成績乘以10加上400,也就是說你如果托福110的話,SAT到1500左右的分數(shù)段差不多。一般,如果SAT到了1500以上送分也就不算丟臉了。所以,自己根據(jù)自己的目標校檢測,如果目標前三十,基本以1500為檔位,能考就考,不行就不要勉強自己,這是我個人態(tài)度,不代表大眾觀點。
畢竟美本申請是系統(tǒng)作戰(zhàn),SAT,ACT成績是考量的一部分,現(xiàn)在甚至可以說是一小部分,我們要考慮投入產(chǎn)出比,太多力氣花在上面忽略了其他,也不見得合算,你說呢?
以上就是關于《速覽!美國學校招生政策改變后,SAT到底是否要考?》介紹。外語加油站,專業(yè)外語培訓服務平臺??焖倭私庋潘肌⑼懈?、SAT等外語考試報名信息、報考要求、真題詳解等,歡迎在線預約咨詢。